本文共 4444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4 分钟。
中小型企业网络构建
一、默认路由1、什么是默认路由?-- 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,对于末梢的主机来说,也是默认网关。-- 默认路由的目标网络为0.0.0.0/0.0.0.0,可匹配任何目标地址。-- 只有当从路由表中找不到任何明确匹配的路由条目时,才会使用默认路由,2、配置默认路由-- 当访问Internet时,一些网络出口只有一个,此时没有必要配置所有的静态路由<Huawei>system-view[Huawei]ip route-static 0.0.0.0 0.0.0.0 吓一跳地址二、浮动路由1、什么是浮动路由?(1)单一路由的局限性-- 只有“最佳”的唯一路径-- 存在单点风险,一旦中断直接通信中断。(2)浮动路由的定义及优势-- 配置一个管理距离更大的静态路由,作为应急触发的备份路径。-- 在主路由有效的情况下,浮动路由不会出现在路由表中。(3)配置浮动路由<Huawei>system-view
[Huawei]ip route-static 192.168.4.0 255.255.255.0 192.168.2.2 preference 80[Huawei]ip route-static 192.168.4.0 255.255.255.0 192.168.3.2 preference 90三、三层交换概述1、什么是三层交换?-- 使用三层交换技术实现VLAN间通信。-- 三层交换 = 二层交换 + 三层转发。2、虚接口概述-- 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的VLAN接口为虚接口;-- 使用Vlanif(VLAN接口)实现VLAN间路由;-- VLAN接口的引入使得应用更加灵活。<Huawei>system-view[Huawei]interface Vlanif + VLAN interface number3、三层交换机的配置-- 确定哪些VLAN需要配置网关;-- 如果三层交换机上没有该VLAN则创建它;-- 为每个VLAN创建相关的SVI;-- 给每个SVI配置IP地址;-- 如果需要,配置三层交换机的动态或静态路由。4、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互通-- 在二层交换机上配置VLAN、Trunk;-- 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VLAN、Trunk;-- 在三层交换机上查看路由表。5、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路由-- 配置VLAN、Trunk;-- 在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上配置路由;-- 在三层交换机上查看路由。同一个VLAN内部互通 ----- 交换。
不同 VLAN 之间是不通的,如果想实现互通,则必须使用 -----路由/找路。要求:
实现不同 VLAN 之间互通预备技术:
交换的概念-相同网段之间的通信-实现设备:交换机-必备技能:工作原理路由的概念-不通网段之间的通信;-实现设备:路由器-必备技能:工作原理 | 配置命令# 判断“目标IP地址”是否与“本地路由表”相匹配: &如果匹配成功,则直接按照路由条目的指定端口转发出去; &如果匹配失败,则直接丢弃 DIP:192.168.2.1 vs. display ip routing-table 192.168.12.0/24 next-hop-ip DIP: 192.168.1.1 vs. display ip routing-table 192.168.1.0/24 100.1.1.1 0.0.0.0/0 192.168.23.2 192.168.0.0/16 192.168.12.1 默认路由的特点: #一个条目,可以代表所有的网络; #在路由表中,属于“最不精确”的路由,路由器查找的最后一个路由条目 【路由器查找路由表的原则:最长匹配原则 - 越长,表示越精确】 #当网络中仅有一个网络出口的时候,建议使用“默认路由”。 ip route-static 0.0.0.0 0.0.0.0 x.x.x.x
路由属性:
preference - 优先级,也称之为“管理距离”。取值范围: 1-255 【理论上的取值范围:0--255】意义:表示的是路由的稳定性。值越小,表示路由越稳定。 cost - 开销。意义: 表示的是去往一个路由的距离;值越小,表示去往目标网络越近。路由器选择“路由条目”进入路由表的原则:---------------------->可以形成路由表;1、首先比较优先级,值越小越好;如果相同,则(2)2、其次比较开销值,越小越好;注意:只有在比较去往同一个目标网络的多个路径时,才通过上面的原则进行比较;即:如果多个路由条目的目标网络不相同,是没有必要进行“preference”和“cost”的比较的;================== 浮动路由:-作用:实现对主链路的备份;-配置:ip route-static 0.0.0.0 0.0.0.0 192.168.100.2 preference 80-验证: display current-configuration - 此时在配置文件中是存在上述的配置命令的; 但是在路由表中是没有该路由条目的额-测试: 1、断开主链路之前,查看一下路由表: 2、断开主链路之后,再次查看一下路由表:此时出现的是使用备份路径的路由。 3、重新连接主链路,再次查看路由表:此时出现的是对应主链路的路由;
===================
要求:实现不同 VLAN 之间的主机的通信;分析:不同 VLAN 的主机所配置的IP地址,是属于不同的 IP 网段。所以,不同 VLAN 主机之间的通信,应该是属于“路由”问题。如果想实现“不同网段之间的路由互通”,则必然用到设备 --- 网关。所谓的网关设备,指的是:可以实现连接不同网段功能的设备,比如路由器、多层交换机、防火墙等。PS:本质上,网关是一个“端口”的概念,体现在设备配置上,应该是一个 IP 地址;
配置:
1、IP地址规划2、完成”交换网络“的配置:创建 VLAN 、 分配端口、创建 trunk注意: 无论是思科,还是华为。 三层交换机上的每个 VLAN ,都对应一个虚拟接口,该虚拟接口配置的IP地址, 是属于该 VLAN 的所有成员主机的”网关“ IP 地址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网关IP地址在不同交换机上的部署:要求:SW1 作为 VLAN 13 的网关; SW2 作为 VLAN 24 的网关; 实现 PC-1 与 PC-4 之间的互通; 配置思路: 0、规划IP地址,并配置终端主机IP和网关IP1、创建 VLAN2、配置端口模式3、Access 端口放入到正确的 VLAN4、Trunk 端口允许所有的 VLAN5、在 SW1 上为 VLAN 13 配置 VLANIF(interface vlanif), IP:192.168.13.254 255.255.255.06、在 SW2 上为 VLAN 24 配置 VLANIF(interface vlanif), IP:192.168.24.254 255.255.255.07、在 SW1 与 SW2 之间一个新的 VLAN ,配置 VLANIF ,用于构建 SW1-SW2 之间的新的三层互联链路;例如: vlan 100 @ 在 SW1 上创建 VLAN 100 ;配置 vlanif 100 -> ip address 192.168.100.1 255.255.255.0@ 在 SW2 上创建 VLAN 100 ;配置 vlanif 100 -> ip address 192.168.100.2 255.255.255.08、在 SW1 上配置去往 VLAN 24 的 ”静态路由“ : ip route-static 192.168.24.0 255.255.255.0 192.168.100.2 9、在 SW2 上配置去往 VLAN 13 的 ”静态路由“ : ip route-static 192.168.13.0 255.255.255.0 192.168.100.1 10、验证与测试SW1/2:display ip routing-tablePC-1:ping 192.168.24.4转载于:https://blog.51cto.com/13700952/2115600